捷地分洪闸设施
2021/05/04地点: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捷地镇西南
年代:明清时期
捷地分洪闸设施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捷地镇西南,南运河右岸,主要包括捷地减河、捷地分洪闸及明代滚水坝龙骨石、德国造分洪启闭机设备等。捷地分洪闸设施主要承担南运河水系的水利枢纽防汛工作,由泄洪闸和分洪闸组成。捷地分洪闸设施是南运河段发挥重要作用的分洪闸之一,为研究沧州水利工程发展史提供了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水利研究价值。
捷地分洪闸设施主要承担南运河水系的水利枢纽防汛工作,主要包括主要有“三廊、三园、两河、两闸、两碑、一柳、一墙”;三廊即:大运河碑廊、历史长廊和大运河捷地碑廊(捷地御碑苑);三园即:宪示碑园、垂钓园和治水园;两河即:大运河、捷地碱河;两闸即捷地分洪闸、捷地泄洪闸;两碑即:《捷地兴济坝工纪事诗碑》(乾隆碑)和捷地减河宪示碑(同治宪示碑);一柳即:百年小叶垂柳;一墙即:古石闸墙。捷地分洪闸设施文物存有乾隆题写的《捷地兴济坝工纪事诗碑》、同治年间所立的捷地减河宪示碑 ;捷地减河宪示碑上刻有关保护减河源头的告示,内容涉及不能砍伐沿河树木、不能盗取铁钉等,碑刻两面都有字(因石碑质量较好,在光绪年间(1871年—1908年)被沧州包公祠重修时二次利用)。《捷地兴济坝工纪事诗碑》碑文记录着捷地分洪闸设施分洪的功效“治闸缘营流,设坝因减水,其用虽为殊,同为漕运起。弱则蓄使壮,盛以减其驶”。
捷地分洪闸设施是捷地减河的渠首工程,是南运河段发挥重要作用的分洪闸之一,为研究沧州水利工程发展史提供了资料,捷地分洪闸设施依托大运河,既是历史古迹,又有水利枢纽工程和乾隆碑等风光,具有重要的历史、水利、人文研究价值和旅游、休闲价值 。2008年10月23日,捷地分洪闸设施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8月23日,《中国大运河河北段遗产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并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实施,捷地分洪闸设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